應用解決方案
ISO 16750系列適用于道路車輛的電氣和電子系統/部件。它描述了潛在的環境應力,并規定了車輛上的特定安裝位置的測試和要求。其目的基于預期的設備運行和暴露的實際環境,幫助用戶系統地定義和/或應用一套國際公認的環境條件、測試和操作要求。
在ISO 16750系列標準編寫過程中,已經考慮了以下各種環境因素對車輛的影響:世界地理和氣候、車輛類型、車輛使用環境和操作模式、設備壽命周期、車輛供電電壓、車內安裝位置。
電動汽車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的能量補給裝置,其充電性能關系到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充電時間。
直流充電樁,即向汽車輸出直流電能。設備外端引入市電(三相電),交流電在充電樁內部做整流處理(AC-DC轉換),在通過控制中心的監控及各部件的協調工作,樁體向汽車電池傳輸指定大小和功率的直流電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通過埋于地面下的供電導軌以高頻交變磁場的形式將電能傳輸給運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圍內的車輛接收端電能拾取機構,進而給車載儲能設備供電,可使電動汽車搭載少量電池組,延長其續航里程,同時電能補給變更加安全、便捷。
動態無線供電技術的主要參數指標有電能傳輸距離、功率、效率、藕合機構側移適應能力、電磁兼容性等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是一種利用電力驅動的航空器,能夠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同時又具備更高的能效、更低的噪音和排放水平。這些飛行器被視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提供快速城市間或城市內部運輸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目前,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發展正處于快速進展階段,涉及多個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實驗,包括電池技術、電機效率、飛行控制系統和安全機制等。
冬季又一次來臨!北方地區去年的幾場嚴寒天氣給許多電動車主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每當寒潮襲來,車輛的續航里程就像跳崖般地急劇下降。一些網友甚至調侃說,每天開著"電動爹"上班,稍有伺候不周,它的"脾氣"就會立刻爆發。
在寒冷的天氣條件下,續航受到影響的主要原因是電池活性的降低。電池活性的下降主要體現在電池內阻的急劇增加。動力電池通常具有數百伏的電壓,由數百個鋰電池或電池組串聯和并聯而成,因此電池內阻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下面的列表展示了鋰電池內阻隨著溫度和電量變化的典型情況。從這個列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即使是100%滿電狀態下,從常溫25℃到低溫-20℃,電池的內阻相差多達12倍之多!
光伏逆變器測試系統是我司為光伏逆變器提供的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用于測試光伏逆變器的功能及性能特性是否滿足設計及相關標準要求。其中,電網模擬源及直流模擬源具有并聯擴容接口,滿足各種功率等級光伏逆變器的測試。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系統按照預先選定的試驗項目進行流程化測試,并自動記錄測試數據、分析數據、一鍵生成報表,真實的實現了全自動化測試,大大提升測試效率,為設備廠商、測試機構節省時間、降低成本。
半導體生產流程涵蓋晶圓制造、晶圓測試、芯片封裝和封裝后測試這四個工序,測試需求貫穿始終。特別是越高端、越復雜的芯片對測試的依賴度越高,每個工序、每個環節都不允許有偏差,測試的完整性直接關系到最終電子產品的品質。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市場的崛起,半導體器件的日益復雜化,將驅動對更高性能的測試需求。在此背景下,全球半導體測試企業紛紛革新半導體測試設備及系統,以滿足日益更新的測試需求。
綠測科技助力國家半導體行業戰略布局,致力于打造標準化、規范化、自動化的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
廣大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的消費者經常會發現儀表上顯示的剩余電量與實際續航里程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引發了一個常見疑問:為什么剩余電量顯示不準確?
造成剩余電量顯示不準確的原因有多個方面。首先,電池本身的特性會受到環境溫度、充電方式、充放電速度等因素的影響,這可能導致電池的實際可用能量與系統估算的SoC存在出入。
SOC(State of Charge)是指電池的荷電狀態或剩余電量,它表示電池當前的可用能量與總的能量容量之間的比值。SOC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用于衡量電池的充放電程度。
電磁兼容暗室 基本組成部分首先包括采用封閉式導電框架的電磁屏蔽體,其次是內壁上的電磁吸波材料。屏蔽體根據法拉第電籠的原理工作,確保電磁輻射不能穿透或從室內逃逸。內墻上的電磁吸波材料確保測試用的輻射不會被反射,這樣就創造出了可比較、恒定的測試環境。
電波暗室核心部件:
主體鋼構、屏蔽體、吸波材料、屏蔽門、濾波器、波導、照明燈具、接口板、高架地板、天線塔、轉臺、監控系統、煙霧報警系統和配電系統。
光伏逆變器測試:太陽能電池板所產生的直流電壓經過光伏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壓,并且進一步并聯到電網。
EN50530 并網光伏逆變器的全逆變效率
Sandia Lav、IEEE1547、1547.1、UL1741 、CGC/GF004/GF035
GB/T 37408-2019 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技術要求
GB/T 37409-2019 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檢測技術規范
GB/T 30427-2013 并網光伏發電專用逆變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